400-6197-886
企业资讯业界新闻茶叶知识
茶乡读茶史

绿得耀眼,翠得成诗,茶香弥漫,风吹成曲……人间四月天,春光随我愿,走进大椿乡茶叶基地,让你仿佛误入仙境,蓝天白云之下,采茶女在山上采摘新茶,如一群仙女在绿雾中起舞,不时传来采茶女动听的歌谣,如同天上的仙曲在空中回响,还有一批中国水利作家协会的作家在采风呤诗,一群单身男女青年正在采茶觅友,……眼前突现一块巨大的“江西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示范基地”巨幅广告,迅速把我从仙境带回了现实,我是来到了著名的万亩茶叶之乡——修水县大椿乡。

640.jpg

乡不大,名不小。大椿乡居幕阜山脉与九岭山脉之间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光、热、水资源丰富,独特的地貌及丰富的红壤为茶树生长提供最佳的条件,享有“中国名茶之乡”、“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”、“全国十大魅力茶乡”等金字招牌,一块块招牌就是茶乡人民长期的奋斗史。乡内茶企不少,从业人中众多,其中最著名的是修水县大椿茶厂,原为大椿乡办集体茶厂,于2008年9月改制成立江西省修水大椿茶业公司,公司注册资金600万,自有有机绿色茶园2200亩,合作社合作茶园6800亩,是“双井绿”与“宁红茶”重点生产企业,2009年“霞森”牌商标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。2016年,大椿茶厂基地被授权“宁红茶”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。基地严格按照地理标志管理范畴,管理和使用。按有机绿色实行田间管理,配有与基地管理责任制匹配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,积极推广生态防控。根据测土配施有机肥、农家肥,黄叶色版诱杀害虫。2021年大椿茶厂基地已通过绿色食品审核认证,真正实现地理标志农产品基地的特色产品与绿色认证的融合发展。茶产业的发展,为当地农民找到了致富的好门路。熟练的采茶女背负茶筐,手起茶落,欢声笑语,如同把大地当画布,纤手当画笔,欢快地描绘一幅绿色的山水画。


640 (1).jpg

人在绿中走,美女身边晃。我随机问一位采茶女“每半公斤鲜茶多少钱?每天收入一般多少?”。“清明前40元,清明后35元,每天收入100多元,能在家门口赚这么多,也够了。”她随意地回答,手却不离那翠绿的茶叶。陪同我的大椿茶业公司吴章金总经理对我说“会采的每天收入过200元,我每年付出采茶工资300多万元。”,他是县政协委员,地道的种茶农民出身,有着山里人朴实与执着,硬是在大山中找到了一条乡村的致富之路……

640 (2).jpg

伴着绿色,踩着春风,在吴总的带领下,我来到了公司的生产车间,它座落在集镇上,厂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,拥有除采青之外制茶的各种车间,包括萎凋、发酵、杀青、揉捻、干燥、精制、加工、包装等,既有手工制作工具,也有现代化生产设备,现有绿茶、红茶、与金丝黄菊、黑茶等加工生产线。绿茶讲究外形和色泽,追求清纯淡雅,故多采嫩芽制成。制作工艺根据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,分为炒青、烘青、蒸青和晒青,经过揉捻、干燥,将鲜叶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,不经过发酵过程,保留了其绿色的特质。茶青采摘回来后,要将其薄薄的摊凉晒青。晒青的目的是先使箐叶蒸发部分水分,促进鲜叶内含物质的物理化学变化,为高品质的茶叶提供保障。走进茶叶车间,机器不断运转,工人忙个不停,清香的茶味扑鼻而来,大有乡贤黄庭坚颂茶诗中“我家江南摘云腴,落硙霏霏雪不如”之感慨,更有“肥如瓠壶鼻雷吼,幸君饮此勿饮酒”之自豪……

640 (3).jpg

带着茶香,离开车间,吴总陪我来到大椿乡茶史馆。大椿乡茶史馆建于2021年,是由大椿茶厂无偿提供的茶叶生产老车间改造而成,占地面积350平方米,投资40余万元,大椿乡茶史馆主要展示了大椿乡茶叶的起源、发展、荣誉、憧憬等。大椿乡茶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,涌现了椿山茶庄、云腾书院、公和厚茶号、遇贤茶庄、佩玉茶行等五个著名的茶号,茶史馆通过实物与图片等资料依次进行了介绍。 椿山茶庄是大椿最早的一家茶庄。早在宋朝晚期,大椿大港就有大小几家小小的茶店,其间最有名气的就算椿山茶庄,因茶庄老板叫吴椿山,故称“椿山茶庄”。最初他是靠收购周边农户家里尚存的茶叶,化零为整请挑山工挑到湖北等地换成日用百货回来,再卖给农户。农户用多余的茶叶换成自己需要的日用品,茶庄又赚回了应得的差利,又盘活了地方经济。随着大椿卖茶叶给椿山茶庄的人越来越多,椿山茶庄生意越做越大。后来就专门从事茶叶经营,成了大椿当时最负盛名的茶庄。元末明初年间,在乡贤的倡导下,群众纷纷捐款献料出工,在云腾山建造了一个公学,名叫云腾书院。为了解决书院的教师资薪和日常开支,乡民在书院旁又开拓了一个50多亩的茶园。茶叶采摘和加工全由学子完成。学校收益也就多了,就给学生提供生活补贴,还扩建了校舍。山民尝到了甜头,又自发为书院新开拓了60多亩的茶园。从此,书院也把茶树的种植管理、茶叶制作作为一门必修课进行教授。这个书院学茶、种茶、做茶、卖茶,开启了勤工俭学和职业教育的先河。而遇贤茶庄是由吴遇贤先生在清乾隆年间(1791)年成立的。吴遇贤先生原开了一间小茶铺,做绿茶生意。清乾隆五十(1785)年宁红茶在漫江创制成功,为修水茶叶生产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。吴老板一边自己挖山拓荒,建自有茶园;一边到漫江等地学习制作红茶。随着产业发展壮大,该茶庄常年家里雇用10多人照顾茶园;茶季除採茶工,还雇用做茶工20-30人,他还设秤收购鲜叶和成品茶。吴老板对制茶质量管理严苛,他茶庄的茶都是知名茶商上门收购调运的。椿山茶庄、云腾书院和遇贤茶庄历史悠久,盛名远播,都是大椿茶厂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修水大椿茶业公司的前身,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,大椿的茶叶养富了大椿人……

640 (5).jpg

读史知今朝,品史明未来。修水产茶历史悠久,始于唐,名于宋,盛于清,有1200年历史,大椿乡茶史馆是修水产茶历史悠久的一个缩影。在这里,既可以看到历史上简陋的制茶工具,笨重的运茶方式,也可以看到现代化的制茶技艺,精制的泡茶器具,如果以前只是把种茶当作一种谋生手段,现在则已品茶成为生活的一种艺术享受。在荣誉展版前,可以看到大椿茶业荣获的无数奖牌。陪同参观的吴总介绍说,公司茶产品参加国家、部、省、市、县茶叶评比获奖30余项,被九江市评定为“十佳农产品基地”与“十佳农产品品牌”。2007年被江西省评定为江西名牌农产品。产品销售全国各地,销售区域已经覆盖江西、山东、上海、北京、广州、西安等多个省市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谈着茶业荣誉,吴总赞不绝口,他不仅是一个茶商,更是一个儒商,是溪流文学社(诗社)成员,自己今年将从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毕业市场营销专业,根据徐春林作家的报告文学作品《中国宁红》,他精心研制《中国宁红》系列高档茶,让人在品读《中国宁红》精彩情节的同时,再品味“中国宁红”茶醇厚的美味,他心中不仅有茶,而且有诗和远方……


饮茶如读书,懂茶识人生。青年吃茶,青涩稚嫩,品不出其中味;中年饮茶,丰富醇厚,有太多故事;老年饮品茶,清澈明白,回味无穷尽。饮茶再读史,茶史识村史,从大椿茶史,可以看到一部农民的脱贫史,也看到乡村的振兴史,更看到农民企业家的成长史,大椿有茶,更有茶的故事……




Copyright © 2021 Dachunte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·修水县大椿茶厂

电话:400-6197-886  备案号:赣ICP备2020014986号-1 

淘宝店
天猫旗舰店